河源本地宝 > 河源节日 > 清明节 > 传统客家节日习俗—清明节
传统客家节日习俗—清明节
2013-12-17 16:54【我要纠错】

【导语】:客家人是我国汉族中一个独特的民系,客家人在我国分布广泛,在客家人中流传着许多传统的文化色彩,在清明节客家人流行着扫墓挂纸和吃艾饭的清明节习俗。

  清明时节,春光明媚,万物萌发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民在这天都有踏青游春,放风筝,荡秋千,并折柳戴柳回家的清明节习俗。这源于春秋时期,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之推焚死在绵山柳树下的古俗,今已成为百姓踏青郊游、亲近大自然的习俗。

  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是扫墓祭祖。国家有关部门将清明列为法定节日,一方面是为了引起人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离乡工作的人回乡祭拜祖先。

  客家人素有敬祖的传统,在清明节对扫墓、祭祖尤为重视。不过,由于客家人大多住在山区,加上讲究风水,坟墓多建在远处山上。而清明正直春耕大忙,祖坟、家墓又多,一时祭扫不过来。于是,客家人从农历正月初九便开始扫墓了。先是远近各村的同姓宗亲,敲锣打鼓,挑着供品,组成浩浩荡荡的祭扫队伍,隆重祭祀开基祖坟墓。接着是同村同楼的宗族,共祭高祖、曾祖坟墓。最后是家庭祭扫近祖。

  而清明这天,只为烈士墓和无主孤魂祭扫。各地客家人扫墓大同小异,在扫墓祭拜先人之前,客家人大多都会舂糍耙,做甜饭,买肉,置酒。在清明节祭扫这天清晨,每家都宰杀一只公鸡,将鸡血滴在一张张黄表纸上,把鸡煮熟。于是,全家老少挑着一应祭品,带上镰刀锄头来到祖先坟墓。他们先割去坟墓周围的杂草,整修填土,再将滴了鸡血的黄表纸挂于坟头,压上泥块,这叫挂纸。需要注意的是客家人崇拜土地、扫墓挂纸只能用土块,而不能用石头或其它东西压墓头纸。随后,他们便在墓台摆上各种供品,焚香点烛,按长幼顺序拈香,向长眠地下的先人膜拜致礼。

  祭毕,焚化黄表纸,燃放鞭炮,挑上牲畜 回家。倘若路远,便到附近人家借厨,将牲畜烹煮,共同享用。如果祖墓建在没有人家的深山里,即在墓地附近挖灶,埋锅野炊。大家围聚野餐,既挂纸扫墓,追宗念祖,又享受了踏青春游和别具山野情趣的美餐。

  清明节,客家人还要吃应时的“清明艾饭”。清明时节,万物欣荣,农妇挎篮采来鲜嫩艾草,再找来鲜嫩的苎麻叶和俗称“白头翁”、“狗贴耳”的药草,洗净,掺入用水泡浸过的糯米里,放进石碓,舂成艾末糯米粉,再和上红糖水,蒸成青绿的艾饭,民间认为,艾饭不但清香甜美,软滑可口,还有除湿明目、清热解毒的功效。

手机访问 河源本地宝首页

热门推荐